小学教学研究


卷首语

  • 人工智能教育重在“学用结合”

    余胜泉;

    <正>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我们的社会,深刻改变着包括教育在内的方方面面。面对这一技术变革,如何把握契机,培养能够驾驭这些新技术的“数字公民”,成为当下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学用结合”的教育理念为培养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提供了有效路径。所谓“学用结合”,就是从现实问题出发,强调技术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5年S1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备课参考

  • 借助教材课后习题,让语文教学向更深处漫溯

    杨金花;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紧扣语文要素,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实践能力和思维品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后习题的价值常常被忽视,课后习题未能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文章以统编版语文五、六年级的课后习题为例,通过依托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聚焦课后习题明确教学目标、创新习题运用模式提升课堂实效等策略,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性与深刻性,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25年S1期 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臻品·善鉴·慧迁:语文教学中童真之涵育

    秦欢;

    文章聚焦小学语文教学,提出通过建构“臻品·善鉴·慧迁”的阅读模型,以单元整体教学为依托,在不同年级的教学中循序渐进地涵育学生的童真,提升学生的感受力、审美力和创造力,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025年S1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学语文教学重塑学生自信心的三重路径

    曹征娣;

    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仅是教育目标,还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作为文化传承与情感教育的主阵地,应当遵循新课标,通过认知重构、情感浸润和社会互动三重路径,系统构建学生自信成长的生态。

    2025年S1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借助点子图模型实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认知转化

    黄叶云;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数与运算”的内容要求中提出,探索并掌握多位数的乘除法,感悟“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将未知转化为已知,能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借助点子图模型,不仅可以建立学生的几何直观意识,还能促进学生对算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

    2025年S1期 12-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小学体育教学变革

    张卫;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各种信息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赋能小学体育教学,打破了传统体育课室外教学环境和讲授教学形式的限制。在教学实践与探究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将体育技术动作可视化,帮助学生有效掌握体育技能,从而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加高效。

    2025年S1期 14-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趣味唱游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彭丹;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趣味唱游教学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优势。通过创新的课程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评估体系,趣味唱游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保障趣味唱游教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

    2025年S1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让中国民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落地生根

    江瑜佳;

    把传统元素融入教育教学中,符合苏州市教育局“苏式课堂”的基本理念,即立足反思、立足开放、立足构建范式,在师生互动环节,充分凸显“苏式课堂”的魅力。中国民歌是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文章结合教育实践,论述如何让中国民歌走进小学音乐课堂,让学生从小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2025年S1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数字技术赋能劳动学科项目式学习

    梁巧娣;

    劳动学科项目式学习是现代教育背景下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新型课程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有助于提升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的多种能力。文章聚焦数字技术支持下的劳动学科项目式学习,探讨劳动教育与数字技术结合的突破方向。

    2025年S1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依托综合实践活动,探索劳动教育新样态

    倪佼;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热点问题,在现有的三级课程体系中,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真正有效落地是重中之重。基于劳动教育现有的问题,常州市新北区河海实验小学健全管理机制,努力摆脱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教师转变观念,寻求劳动教育新举措,优化设计主题为“家务劳动我能行”的综合实践长线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与生活的美好。在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动性,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元的“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贴近生活的情境,让每个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

    2025年S1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大思政视域下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学习的实施

    薛萌萌;

    从小学阶段课程设置以及课程教学方案推进要求上来看,基于大思政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应注重综合实践效果,在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与发展能力。教师在带领小学阶段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项目化学习时,应站在学生综合成长的角度上引入各类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2025年S1期 27-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任务驱动跨学科课程设计的优化路径

    薄方林;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任务驱动跨学科课程设计已成为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路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这一课程设计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文章围绕任务设计、教师专业能力、教学资源以及评价体系这四个关键维度,探讨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此推动跨学科教育的有效实施,切实提升任务驱动跨学科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5年S1期 29-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教学策略

  •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高榆珈;

    针对读写教学中读写脱节、目标含混、能力失衡等问题,结合统编版语文教材,聚焦“以读促写”与“以写促读”两条路径,探讨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策略。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任务群落地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学生向读学写、由读而写、读前预写、读中引写、读后创写,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2025年S1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巧借图示搭建复述支架——低年级讲述故事大意的教学策略

    黄莹茹;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外壳。低年级学生对各类故事兴趣十足,但抽象的理解概括能力相对薄弱,即在讲述故事大意时缺乏好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达不到完整性、条理性,更缺乏想象力与独创性。教师可以借助示意图进行正向引导,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文章以《蜘蛛开店》一课的教学为例,从提取关键词、串联关键句、整合故事线“三步走”,分析如何借助示意图帮助学生讲述故事大意。

    2025年S1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探究

    李琳;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在日常写字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更关注学生能否把字写好,对“学生是否对书写有兴趣”“是否通过写字练习提升了语文素养”等方面的关注则相对较少。文章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运用于写字教学中,探索写字教学在低年级的开发与实施策略。

    2025年S1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随课微写: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探究

    杨丹雅;

    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的写作方法,能够基本完成语文习作任务,但是在这个阶段同样存在着写作能力缺失,尤其是在语文习作中缺少真实、缺少情感和缺少细节等问题。这些问题应引起语文教师的关注。在小学写作教学中采取“随课微写”的活动策略,让学生在每一次语文课堂中参与小型的微写任务,进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可持续之路。

    2025年S1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在小古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匡向荣;

    统编版语文教材以广阔的语文视野、多元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广阔的语文天地里畅游。如何在大语文的视野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小古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传承中华文化、传递深刻思想、传播古文文法的作用,为学生将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学中的著名篇章做准备。要通过有效的小古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

    2025年S1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沉浸九因子驱动下的小学写字教学优化路径探析

    陈婕;

    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学沉浸理论框架,聚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识字与写字”的学段要求,以沉浸九因子模型为工具,探讨沉浸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文章论述以“目标—平衡—反馈”为核心的九因子驱动教学范式,包含目标锚定、三阶挑战任务、多维反馈评价体系。实践表明,该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书写专注力与审美创造力,帮助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其写字素养与语言运用、文化自信等核心素养的协同发展。

    2025年S1期 46-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文化自信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索

    赵艺涵;

    小学语文教材是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教师应立足课程思政理念,将文化传承与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文化育人的协同发展。文章从文化自信培育的视角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案例,论述“以教材为根基、以实践为纽带、以评价为导向”的三维路径:通过深度发掘教材文化资源、创新教学实践模式、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感悟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认同感,践行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担当,最终实现语文素养与思政素养的双重提升。

    2025年S1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高年级语文课堂转变“课堂沉默者”的教学管理策略

    陶叶旦;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沉默者”不愿意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游离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边缘。教师可以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运用课堂教学管理工具、更新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等多种途径来转变“课堂沉默者”,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2025年S1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数学实验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路径探析

    胡婷婷;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数学实验是一种将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升教学效果。文章探讨数学实验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路径,分析其对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概念理解及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5年S1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综合与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与设计策略

    袁蕾蕾;

    在跨学科学习理念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主题式教学设计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教学设计不仅需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综合与实践”强调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025年S1期 56-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基于逆向设计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

    唐晓军;

    逆向教学设计具有目标导向、评价先行的特点,适用于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文章从“解读课标与教材,明确预期的学习目标”“立足问题解决,确定达成目标的标准”“追求学生理解,安排教学活动”三个维度探讨如何通过逆向教学设计开展单元整体教学。

    2025年S1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郭一帆;

    项目式学习根植于建构主义理论,强调通过真实情境任务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其核心特征包括情境化学习、学生主导探究及协作式问题解决。在小学英语课程中实施项目式学习,须以新课标核心素养目标为框架,通过设计驱动性问题衔接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跨学科任务中完成语言实践与文化体悟的协同发展。

    2025年S1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探索

    黄蓓;

    要想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质量,必须合理开展教学评价。教师应坚持“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注重评价任务的合理设计,确保评价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此外,还应将教学与评价紧密结合,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文章结合写作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实施合理评价,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

    2025年S1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身份认同视域下的小学英语阅读项目化学习路径

    吴雨笛;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教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索身份认同视域下的小学英语阅读项目化学习的课堂教学路径。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身份认同教育的缺失、无效教学、语篇逻辑分散等问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聚焦教材文本,凸显身份认同,依托项目化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2025年S1期 66-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实践研究

    吴梅花;

    本研究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探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实践策略。通过文献分析、课堂观察和教学实验等方法,研究构建了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语法教学模式,并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活动。研究发现,该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语法学习兴趣,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结果为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S1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乡村学校体育跨学科情景式教学实践探索

    胡锦华;

    跨学科情景式教学,通过多学科知识联动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系统性思维。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为乡村教育突围提供现实路径,还在深层重构着教育与人、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促进体育教学的开展。文章从乡村学校中体育跨学科情景式教学的定义、困境以及路径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充分发挥跨学科情景的效用,为乡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025年S1期 71-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跨学科融合下小学体育蹲踞式起跑教学策略研究

    姚尧;

    文章探讨跨学科融合在小学体育蹲踞式起跑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将物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融入体育教学,分析蹲踞式起跑教学中的跨学科教学策略与方法。这些跨学科知识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起跑速度和反应能力,还促进了他们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

    2025年S1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抓住儿童心理特点,优化小学美术教学

    沈丹妮;

    美术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及想象力等至关重要。学生通过对美术的学习,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想象力等综合能力。鉴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连续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小学美术教师须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兴趣特征,积极采取多样化教学策略,以强化学生的美术素养,激发其创作潜能,提升其艺术创作能力。

    2025年S1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劳动教育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路径分析

    曹冬霞;

    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新课标提出了跨学科教育理念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将劳动教育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同时,融入劳动创造美的观念,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素养。

    2025年S1期 78-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利用非遗资源推进学校美育的实施策略——基于金坛刻纸的在地化实践

    滑山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入让学校美育工作有了新方向。金坛刻纸作为常州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地学校应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优势,为其传承与发展助力。把非遗资源融入学校美育浸润工作,既能推动学校美育的特色化发展,又能实现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

    2025年S1期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小学美术跨学科融合教育的策略研究

    赵明珍;

    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跨学科融合教育是大势所趋。通过优化教育教学方法,能有效融合各类学科特点,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壁垒,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资源。

    2025年S1期 83-8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小学课间15分钟微运动系统的创新设计与实践路径

    沈倩;

    针对传统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分层设计、智能管理和协同机制三大核心要素。通过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三级运动方案,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监测—反馈—调整”闭环系统,以及构建家校共同体等策略,实现课间15分钟微运动系统的精准匹配、科学管理和持续有效运行。实践结果表明,运用该微运动系统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还能增强家庭凝聚力和校园活力。

    2025年S1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课例剖析

  • 依托综合性学习单元实施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四年级下册“轻叩诗歌大门”板块为例

    王静;

    以综合性学习单元为依托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顺应了以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目标。根据适切性原则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按“三步走”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的制订,构建任务群式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地图,并在“教—学—评”一致的原则上,进行多角度评价,使学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终身学习者。

    2025年S1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以《传统节日》的教学为例

    杨海波;

    文章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的教学为例,探讨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文章从目标精准夯实基础、情境创设引领学习、实践运用促成转化三个方面展开,通过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发掘汉字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游戏互动、情境创设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通过实践性任务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2025年S1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从文本解读到品德塑造: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密码

    胡白玲;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是重要的基础学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之一。语文教材紧扣时代,蕴含丰富的德育内容,通过“深挖文本内容,精准提炼德育价值”“深入剖析文本,有机渗透德育元素”“强化学科融合,多元拓展德育内涵”,在实践探索中进行整体性的教学文化构建,进而推进育人方式的变革。

    2025年S1期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探寻读写密钥——以《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教学为例

    潘玲霞;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突出实践特征,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生活能力。文章基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价值与定位,从确定读写教学目标、创设读写生活情境、开展读写学习活动和合理评价读写成果等方面具体阐述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实施读写教学的有效策略与途径,让语文学习真正回归生活。

    2025年S1期 97-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境脉”驱动,助推“教—学—评”一体化实施——以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识字教学为例

    陈慧;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文章基于“境脉学习”理论,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自主建构知识与能力的小学识字教学课堂,力求实现开放、融通、舒展、创新的课堂新样态。同时,紧贴“双减”“双新”背景,依据新课标要求,依标而教,依“脉”而学,多维评价,系统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实施,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帮助其掌握自主识字方法,落实核心能力培养,为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减负、增效、提质保驾护航。

    2025年S1期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重视算理进阶的单元前置性学习任务设计——以“分数乘法”的教学为例

    郝媛媛;

    前置性学习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通过前置性学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学习主题、核心知识点以及知识之间的关联,形成初步的知识框架。文章探讨单元前置性学习任务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分数乘法”教学为例,聚焦计算课中算理理解的深化,阐述通过数形结合、知识迁移、推理应用等方式设计前置性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实现算理进阶的具体策略。

    2025年S1期 104-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从“模”到“理”,深度感悟运算方法——以“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为例

    陈萍莉;

    小学阶段是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学生需要借助丰富的感性体验来积累知识,进而形成清晰的认知图像,逐步增强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参与数学实验,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帮助他们深刻理解数学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数学实验引导学生深刻感悟数学运算,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5年S1期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1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范导式:体育教学的一种逻辑表达——以“小足球:脚的各部位触球体验与游戏”实践课为例

    杨慧;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逐渐凸显。要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爱动、乐动、享动,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范导式教学的主张十分契合体育教学的实施路径,是体育教学的一种逻辑表达。

    2025年S1期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学美术单元学历案的开发及实施——以“大师画我也画”单元学历案为例

    王峰;

    小学美术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引领学生在真实、有效和有意义的课堂学习中获得成长。单元学历案立足学生发展视角,通过单元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求知、生成素养,是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小学美术单元学历案的开发及实施应注重单元框架的系统建构、助学方案的有效引领和反馈机制的并轨运行,为学生构建真实、有效的学习场域。

    2025年S1期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学业评价

  • 评价:一把将学生引入数学兴趣之门的钥匙——以“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为例

    沈馨怡;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评”一体化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学习评价也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评价有着怎样的意义、教师如何进行评价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从评价标准、评价任务、评价信息三个方面,以“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阐述评价对学生、对教师的意义,探讨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5年S1期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语用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黄蕾;

    作业设计对教、学、评协同发展有推动作用。语用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应遵循“教—学—评”一体化理念,通过分层递进、多模态融合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通过多模态口语实践作业、跨学科实践作业、体验型实践作业,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025年S1期 117-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学体育教学评价的创新实践研究

    邹建东;

    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针对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创新研究,从丰富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和拓展评价主体三个方面展开探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提出构建全面评价指标体系、创新评价方法和工具,以及深化评价主体内涵的策略。

    2025年S1期 119-1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研有方

  • 儿童视角下研究性学习选题指导的进阶路径

    高卫超;

    选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起点,对活动成效起着决定性作用。文章针对当前研究性学习选题过程中存在的教师主导过度、学生选题迷茫等问题,从儿童视角出发,提出研究性学习选题指导经历的三个递进阶段:构建“资源圈”,让学生有得选;突破“固有圈”,指导学生学会选;跳出“舒适圈”,指导学生选得好。

    2025年S1期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主题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以“‘大雪’护绿”项目为例

    俞静;

    本课程以植物过冬为主题,以“大雪”节气为背景,让学生了解植物过冬的方式,通过课堂学习及动手实践,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积极参与植物保护活动。学生通过课堂实践,在活动中既能掌握植物过冬的基本知识,又能增强自信心、责任心。文章对“‘大雪’护绿”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实施过程及效果评价进行详细介绍。

    2025年S1期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跨学科学习对学生非认知能力培养的影响——以航模俱乐部活动为例的深度探究

    张璇;

    在新时代背景下,跨学科学习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章以航模俱乐部活动为载体,分析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融合的跨学科学习对学生非认知能力培养的影响。通过实践活动中的案例分析,揭示跨学科学习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抗压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与建议。

    2025年S1期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